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毛主席压下消息被外媒抢先,事后方知其高明
2024-06-06 【 字体:大 中 小 】
1946年10月16日,一朵巨大的黄褐色蘑菇云在中国新疆罗布泊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成功,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不仅粉碎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炸,更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76年前的那一天,整个中国大地上四处弥漫着激动和喜悦的情绪,北京长安街上,人民群众纷纷走出家门,互相奔走相告,广播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的声音久久挥之不去,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大为震动,惊慌甚至是诋毁的声音不时传出,世界舆论场上陷入一片喧闹之中。中国人民则给原子弹起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争气弹”,正如这个名字一般,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板,海外华人激动落泪,感叹祖国日益强大。
中国等这一天等了太久,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辛苦钻研,最终成功爆破了由中国人自行研制的原子弹,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些名字: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
原子弹在日本一战成名,威力震慑世界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枚原子弹,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两地瞬间被夷为平地,震动日本朝野,同时,也让世界真正见识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多国意识到,在新时代下,原子弹必将成为未来国家和平的重要保障,于是,他们纷纷投入到了研制原子弹的工作中。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便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国内经济亟待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加快建设国内各个领域,尽快使国家发展步入正轨是当务之急。
然而,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更为糟糕。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经历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各大国际势力重新洗牌,与战前相比,资本主义力量遭到削弱,而社会主义力量则不断壮大,主义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为争夺世界主导权,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全领域的竞争,与此同时,美国又借助反苏宣传,干涉或介入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运动中。就这样,以美苏为首的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中国在内战期间,美国曾公开支持蒋介石,为其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而苏联在初期则出于担心与美国矛盾进一步深化的考量,选择了保持中立,但同时苏联也在悄悄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提供援助。随着中国共产党赢得内战胜利的形势更加明显,美国急于从中国战场脱身,而苏联则逐渐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环境和意识形态差异,意味着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必然将产生复杂的矛盾,加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始终采取敌视的态度。
在对国际国内环境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进行衡量后,毛主席接连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重要的外交方针,与此同时,中国也谨慎保留着回旋的余地:
“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
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中国亲近苏联,美国为增强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曾不止一次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从美国目前已经解密的一些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在危机和战争中对中国投下原子弹的可能性,一直都在美国政府的考虑中,这也是美国军事和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摆脱美国的核威胁,毛主席确立了积极的防御战略,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研制原子弹的重要战略决策。
其实,早在1944年,当第一次听说美国正在研制“超级炸弹”的消息时,中国共产党便决定在这一领域有所行动,194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与海外专家取得联系,努力争取让他们能日后选择回国参与研制中国自己的“超级炸弹”,中国共产党还经由他们和其他多种渠道购买所需的器材和资料。这些工作无疑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开展的。
不过,有明确史料记载,毛主席首次明确提出要研制核武器是在1949年底访问苏联时。1949年12月16日到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开始了首次外访工作,前往苏联会见斯大林,会谈时,毛主席提出希望能在研制原子弹方面得到苏联帮助。访问苏联期间,毛主席还曾观看了苏联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时的影像记录,或许正是受此影响,毛主席在回国途中再次跟身边人表达了中国要研制原子弹的想法,毛主席说:
“这次到苏联,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一再对中国进行核威胁,让中央和毛主席意识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重要性: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
1952年,中国曾向苏联提出在研制核武器方面提供帮助的请求,但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拒绝,被迫暂时停止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195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正式向中央提交了关于中国发展原子弹事业的相关材料,引起中央高度关注。
195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华,毛主席再次提出这一想法,尽管遭到苏联拒绝,但苏联方面也答应帮中国建设一座小型的原子堆,更重要的是,中国留学生可前往苏联学习相关技术。
“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今天想同你们商量,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使我们有所建树。总之我们也想搞这项工业。”
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过程一波三折
1953年,在钱三强提交的材料中,提到了研制原子弹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铀-235,但当时中国还没有勘探到是否存在铀矿,而西方国家也对这一战略资源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封锁。因此,当务之急便是找到原材料铀矿,否则,研制原子弹根本就是空谈。
为解决原材料问题,周总理下达指示,要求地质部门抓紧勘探铀矿。毛主席也曾专门找到地质部部长李四光问道:
“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用的铀矿石?”
李四光十分坚定地对毛主席回答道:
“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几。”
1954年,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地质人员在广西首次勘探到了铀矿,尽管开采价值有待考量,但这证明了中国存在铀矿的事实。
消息报告到周总理处,他十分激动,连声说道:“好消息,真是个好消息。”同时,周总理又急忙告知毛主席这个好消息,毛主席当即就表示要立即约地质部的同志当面谈一谈。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召开,毛主席、周恩来等重要国家领导人出席,同时参会的还有李四光、刘杰和钱三强。这次会议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确立我国发展原子弹的重大战略方针。
会上,李四光率先介绍了我国铀矿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并说明了铀矿和原子弹的关系,钱三强则就我国目前在原子弹领域开展的工作做了重点介绍。
有意思的是,钱三强还专门拿了一块铀矿,走进铀矿探测器,随后,便传出了铀矿探测器发出的警报声:“嘀嘀嘀……”听到声音后,现场所有人都开始大笑起来。
毛主席拿着铀矿,感慨道:
“苏联已经答应给我们援助,我们应该尽快把反应堆建起来,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在这次会议上,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式启动了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
有了资源,还有一项难题亟待解决:先进的科学理论,换句话说,也就是高尖端领域的人才。为加快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周总理就通过各种方法安排海外人才回国,参与祖国建设。
1949年到1955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共约有1536名精英回到中国,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有1041人都是从美国返回的,这些人在为国家建设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原子弹领域,更是有很多人成了国家重要的核心人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人。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在这样的爱国感召下,无数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科研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这一做法在今天看来仍然让我们备受感动。
没有实验室,他们就自己造,没有相关教材,他们就自己编,没有计算机,他们就夜以继日拿着算盘算,这些科学家们在全世界最差的生活和科研环境中,做着世界上最伟大、科研含量最高的事业,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中国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发展壮大。
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矛盾日益突出,进而爆发了在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冲突。
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上看,中苏之间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当时,双方在边界领土问题上还存在分歧,而苏联也不希望中国能更加强大,毕竟,没有一个国家希望自己有一个强大的邻国。
在外交领域,苏联的作风更显霸道。赫鲁晓夫提出的所谓“三和路线”(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实质上是想与美国一起和平控制世界,而所属阵营里的国家则要依附于他们而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对外政策要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甚至在牵涉苏联利益时要做出让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苏联意图染指中国领土的做法更是导致中苏关系急转直下,1958年,苏联曾提出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建设军用长波电台,并与中国创建联合舰队,甚至以此作为向中国提供武器和设备的条件。
苏联的这一要求已经严重干涉到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对此,党中央和毛主席直接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苏联方面也恼羞成怒,曾一度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并在远东部署了数百架轰炸机,形势十分严峻。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此前与中国签订的协议,并撤回了在中国的专家,中国原子弹研制受到影响,其中,浓缩铀厂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因为苏联方面不再提供关键的材料,而相关技术难题一时间也得不到及时解决。
苏联专家撤走,还顺便带走了大部分的资料,中国一下子便回到了完全空白的时候,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下达指示:自己动手,从头开始。中国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展科研工作,不再将希望寄托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
1962年,中国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由周总理负责,在国家的坚定支持下,在无数科学家的辛苦努力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了。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毛主席压下报道,周总理下达密令
1964年秋,当原子弹装配出来后,关于要不要试爆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继续发展技术但不引爆,另一重视是尽早试验,最后,上报至中央后,毛主席毫不犹豫下达指示:尽早试验。
9月,在中国新疆罗布泊的原子弹试验基地上,一座高约102米的铁塔高高地矗立着,围绕这座铁塔方圆60公里内,也部署了多台相关仪器来测试核爆炸的效应、当量……
10月14日,核试验现场的总指挥再次向北京打去了一通电话:“最后的安装工作已经完成,请指示。”接电话的人是周总理,总理十分平静地回复道:“中央批准定在15时,祝你们成功。”
10月16日下午14时59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启动按钮,10秒后整个系统进入了自控状态,随着“5、4、3……”倒数的声音结束,试验现场火球凌空,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的科研人员们喜极而泣,大声呼喊着,奔跑着,拥抱着……
消息传回北京,中共中央领导人也难得十分激动,但是,在收到我国原子弹实验成功的消息后,中国并没有立即发布报道对外宣布这一好消息。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原来,这是毛主席专门下达的指示。负责原子弹研制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在谈及此事时,说道:“毛主席有指示,我们先不忙着公布,等一等外电报道后再公布。”
其实,毛主席专门要外媒抢先报道是有用意的,他想测试下外国对于中国成功爆炸的这枚原子弹威力的看法,并试探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应。
没过多久,世界各大主流媒体便纷纷对中国爆炸原子弹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美国侦察到在中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万吨级的原子弹。
在听到外国对中国原子弹爆炸威力的肯定后,毛主席最初的目的已经达成,当天深夜22时,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向外界证实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特大喜讯,第二天一早,中国大地上便传遍了相关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报道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并没有原子弹爆炸试验现场的照片,两年后,也就是1966年10月,中国决定对外公开核试验相关照片,随着照片的问世,这无疑将对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再次产生威慑。
当得知中央决定公布照片时,记者孟昭瑞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外发布报道,但由于原子弹涉及国家机密,任何相关报道都必须要经过审核,很快,几张原子弹爆炸现场的照片被送到了周总理的手上。
当周总理看到这几张照片后,他先是拿起后又放下,这样的动作一直重复了好几次,最后,总理眉头紧锁,不久,便下达了指示:把蘑菇云图下方的地面部分裁掉再发布。
这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有心者可以通过蘑菇云从地面腾起的高度进而估算到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当量,从而判断出中国原子弹当时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二是可以通过地面的一些特征或某些建筑物来大致寻找到中国原子弹试验的具体位置,从而暴露我国的核设施。
基于此,周总理才严令一定要裁图后再发布。
猜你喜欢
黄金交易提醒:美国就业数据向好,金价坚守在21日均线上方,等待“非农”决战
华丰股份(605100SH):公司发动机缸体、缸盖可应用于氢内燃机
发生了什么大事?金价一度上触2045,1分钟成交超8亿美元
福晶科技(002222)8月2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82394万元
ST同洲(002052)8月1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65969万元
豆粕减仓上行, 盘面重上三千, 小豆粕还能涨 此时不多, 更待何时!
2024财报|补税超3亿,一心堂利润大降超4成
环比出现回落,阿维塔公布5月交付量4569辆
银联商务联合MobTech重磅发布新一代“全景智图”城市商业大数据平台
美联储古尔比斯“放鹰”,如有需要将考虑加息!对大宗商品影响几何?
2024年3月28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绿豆价格行情
2024年3月16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红蒜60公分价格行情
哪吒S猎装上市,首搭宁德时代一体化智能底盘
前2月近六成QDII上涨 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涨138%
艾比森:公司可转债项目尚在推进中,具体进展情况请以公司后续相关公告为准
河南疫情最新消息:郑州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3例阳性人员 荥阳市贾峪镇区域实行分类管理
歼20完胜印军阵风,演训打出17:0战损比,印度专家拒绝接受真相
“第三方”兜底并承诺8%年收益,瑞丰达“跑路”幕后操盘手隐现
川网传媒(300987SZ):虚拟数字人“元小雅”已运用到新闻播报和新媒体产品制作
ST同洲(002052)8月1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65969万元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
新闻多一点读懂全会《决定》中的这些名词(四)
郑钦文夺冠,网球裙大热,体育品牌、奢侈大牌争抢网球赛道
氢能政策点燃新市场:吉林、陕西等地氢能汽车驶向高速免费新时代
事关出行!刘德华演唱会黄埔开唱,保姆级全攻略来了
英方软件(688435)9月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121万元
“湾区最快地铁”5G网速为何这么快?跟这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有关
苹果A18A18 Pro芯片亮点汇总 性能有点强 没挤牙膏
惠州中行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钱钟书讽刺林徽因:她私生活“不干净”,丈夫一人侍候还不够